成语故事大全:刻不容缓
阅读数:114 评论数:0
跳转到新版页面分类
语文
正文
【成语】: 刻不容缓【拼音】: kèbùrónghuǎn【解释】: 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成语故事】:
铜壶滴漏忆昔时
铜壶滴漏元延礦三年
古人受滴水间隔很有规律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先于世界其他民族、闪烁民族智慧之光的计时器--铜壶滴漏。
人们以铜铸一壶,壶底有一细孔,壶内坚一支刻有度数标号的箭形浮标,注水后,水由孔中慢慢漏出而逐渐减少,浮在水中的漏箭也随之下降,通过观察箭杆上落在壶沿口的刻度,便可知道时间。这种较圭表先进和准确的计时器称为“漏壶”,又叫“漏刻”、“铜漏”等等。
只有一个贮水壶的叫单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贮水壶的叫复壶。目前存世最早的单壶是西汉初年(约公元前100年)制造的。单壶因水滴速度受水压变化而不能均匀,故计时精确度不高,每天大约误差15分钟。东汉以后开始使用复壶。典型的复壶有四个贮水壶,自上而下互相迭置。上面三个方形壶为播水壶,壶底均有孔,最上面的壶注水后,水即依次滴入各壶,最底层的是园形受水壶,壶内有浮标,叫“箭舟”,舟上坚着一枝漏箭,上有表示时间的刻度。随着水位渐高,水涨舟浮,漏箭随着上升,壶沿口处有一铜铸的小人,手臂向前伸出,伸出手指靠近漏箭,小铜人手指的刻度即当时的时间。陆游有诗咏道:“夜润重笼香,灯残漏箭长。”(《晨起》)
应用漏壶测时,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周礼.夏官》就已经谈到设官来管理漏刻。铜壶设计。制作要求很严格。元代延礦年间(1314-1320年)制作的四壶一组的漏壶,通高2.64米,由日、月、星、受水壶四壶组成。每壶都有盖,放在阶梯式的座架上。日壶高75.9厘米,月壶高58.8厘米,星壶高56厘米,受水壶高76.3厘米,水从日壶中依次下滴,进入受水壶。壶中水位上升,木箭(标尺)随之上升,观其刻度,即知时间。测时精确度竟达到一昼夜不超过一分钟。这真是古老文明的杰作,中华民族的自豪!原置广州城拱北楼上,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掌握了精确的时间,保证了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明清以后,我国开始有了钟表,铜壶滴漏逐渐废弃不用了,但它并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仍然随处可感觉到它的存在。
古人为了计时精确,把一个昼夜分为十二等分,用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来表示。每一个等分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二个小时。现在的零点相当于子时,两点相当为丑时……到了近代,人们又觉得这种时段太长,又把每一个时辰分为两个小时辰,每一个小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一小时。头一个小时辰叫“初”,后一个小时辰叫“正”。如子初,就相当于现代的23点;子正,就相当于现代的零点。再到后来,人们把小时辰简称为小时,一昼夜就成了24小时了。
《说文》解道:“漏,以铜授水,刻节,昼夜百刻。”即箭漏上刻有一百个刻度,表示一昼夜。每一刻合今天的十四分二十四秒。由于100刻不好与十二时辰相配,不能被十二整除,所以又改为96刻、108刻、120刻……清朝初期,确定一昼夜为96刻,这样每一时辰就是8刻,每一个小时辰(小时)就是4刻。现在的一小时是60分钟,60分钟除以4刻,为十五分钟,所以十五分钟就叫一刻。
如今“刻”仍为时间单位。“倾刻”、“刻不容缓”、“立刻”中的“刻”都是指很短的时间。人们目睹时间随流水一去不返,不禁感慨“时光流逝”,进而悟出“一刻千金”的时间价值。毛泽东诗词中也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著名诗句。
铜壶滴漏忆昔时
铜壶滴漏元延礦三年
古人受滴水间隔很有规律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先于世界其他民族、闪烁民族智慧之光的计时器--铜壶滴漏。
人们以铜铸一壶,壶底有一细孔,壶内坚一支刻有度数标号的箭形浮标,注水后,水由孔中慢慢漏出而逐渐减少,浮在水中的漏箭也随之下降,通过观察箭杆上落在壶沿口的刻度,便可知道时间。这种较圭表先进和准确的计时器称为“漏壶”,又叫“漏刻”、“铜漏”等等。
只有一个贮水壶的叫单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贮水壶的叫复壶。目前存世最早的单壶是西汉初年(约公元前100年)制造的。单壶因水滴速度受水压变化而不能均匀,故计时精确度不高,每天大约误差15分钟。东汉以后开始使用复壶。典型的复壶有四个贮水壶,自上而下互相迭置。上面三个方形壶为播水壶,壶底均有孔,最上面的壶注水后,水即依次滴入各壶,最底层的是园形受水壶,壶内有浮标,叫“箭舟”,舟上坚着一枝漏箭,上有表示时间的刻度。随着水位渐高,水涨舟浮,漏箭随着上升,壶沿口处有一铜铸的小人,手臂向前伸出,伸出手指靠近漏箭,小铜人手指的刻度即当时的时间。陆游有诗咏道:“夜润重笼香,灯残漏箭长。”(《晨起》)
应用漏壶测时,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周礼.夏官》就已经谈到设官来管理漏刻。铜壶设计。制作要求很严格。元代延礦年间(1314-1320年)制作的四壶一组的漏壶,通高2.64米,由日、月、星、受水壶四壶组成。每壶都有盖,放在阶梯式的座架上。日壶高75.9厘米,月壶高58.8厘米,星壶高56厘米,受水壶高76.3厘米,水从日壶中依次下滴,进入受水壶。壶中水位上升,木箭(标尺)随之上升,观其刻度,即知时间。测时精确度竟达到一昼夜不超过一分钟。这真是古老文明的杰作,中华民族的自豪!原置广州城拱北楼上,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掌握了精确的时间,保证了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明清以后,我国开始有了钟表,铜壶滴漏逐渐废弃不用了,但它并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仍然随处可感觉到它的存在。
古人为了计时精确,把一个昼夜分为十二等分,用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来表示。每一个等分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二个小时。现在的零点相当于子时,两点相当为丑时……到了近代,人们又觉得这种时段太长,又把每一个时辰分为两个小时辰,每一个小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一小时。头一个小时辰叫“初”,后一个小时辰叫“正”。如子初,就相当于现代的23点;子正,就相当于现代的零点。再到后来,人们把小时辰简称为小时,一昼夜就成了24小时了。
《说文》解道:“漏,以铜授水,刻节,昼夜百刻。”即箭漏上刻有一百个刻度,表示一昼夜。每一刻合今天的十四分二十四秒。由于100刻不好与十二时辰相配,不能被十二整除,所以又改为96刻、108刻、120刻……清朝初期,确定一昼夜为96刻,这样每一时辰就是8刻,每一个小时辰(小时)就是4刻。现在的一小时是60分钟,60分钟除以4刻,为十五分钟,所以十五分钟就叫一刻。
如今“刻”仍为时间单位。“倾刻”、“刻不容缓”、“立刻”中的“刻”都是指很短的时间。人们目睹时间随流水一去不返,不禁感慨“时光流逝”,进而悟出“一刻千金”的时间价值。毛泽东诗词中也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著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