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速算技巧

阅读数:221 评论数:0

跳转到新版页面

分类

官方

正文

1、估算法

所谓估算,就是在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法。

当选项相差较大,或者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且运算过程较复杂或计算式较复杂时,可估算。

2、直除法

所谓直除法,就是指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或首两位,从而给合选项判定答案。

选项首位不同或首两位不同,采用直除法最为便捷。

3、缩放法

指在数字的计算或者比较当中,通过对中间结果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从而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的速算方法。

4、化同法

化同法是指比较分数大小时,将分子(或分母)化至完全相同或相近,再进行比较的速算方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若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小于另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并且两个数的分子或分母存在明显的倍数关系,考虑用化同法。

5、公式法

常用三个公式:

(1)隔年增长率

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_1$与$r_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r=r_1+r_2+r_1\times r_2$

(2)增长率化除为乘近似公式

如果现期量为A,相对于基期的增长率为r%(r<5),则基期值$A_0=\dfrac{A}{1\pm r\%} \approx A\times(1\mp  r\%)$,实际计算结果比真实值偏小,r越小,则误差越小,误差量级为$r^2$

则增长量近似为$A\times r\%$(常用)

(3)增长率的展开式

$(1+r\%)^n \approx 1+nr\% $,(r<5) 比真实值偏小。

6、差分法

所谓差分法,是指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比较型”的速算技巧。

(1)分子、分母都较大的分数称为“大分数”

分子、分母都较小的分数称为“小分数”

(2)大分数和小分数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新的分数称为“差分数”

(3)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

差分法的本质就是扩大两个分子、分母都很接近的分数之间的差距。

7、插值法

所谓插值法,是指在计算数值或者比较数值大小的时候,运用一个中间值进行参照比较的方式。

$\dfrac{1}{6}=0.167 \quad \dfrac{1}{7}=0.143 \quad \dfrac{1}{9}=0.11$

$\dfrac{1}{11}=0.091 \quad \dfrac{1}{12}=0.083 \quad \dfrac{1}{13}=0.077$

$\dfrac{1}{14}=0.071 \quad \dfrac{1}{15}=0.067$

 

8、复变法

(1)基本复变模型(两个变量相乘)

假设两个变量A、B,分别增长了a% b%,

则$A\times B$增长率变化:

$\dfrac{A\times(1+a\%)\times B\times(1+b\%)}{A\times B}-1=(1+a\%)\times(1+b\%)-1=a\%+b\%+a\%\times b\%$

实用提示:由于“增长率的积”一般数值很小,计算的时候给出大致的数值即可,不需要算出非常精细的值。

两个变量相除

$\dfrac{A}{B}$增长率变化(这个是不分基期现期的,因为都约掉了):

$\dfrac{\frac{A\times(1+a\%)}{B\times(1+b\%)}}{\frac{A}{B}}-1=\dfrac{1+a\%}{1+b\%}-1=\dfrac{a\%-b\%}{1+b\%}$

实用提示:一般b%很小,我们往往直接用增长率的差来代替上面实际的比值增长率,或者稍微做一点修正即可。

示例:2008年,我国GDP总量达30.0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0%,人口达到13.280亿,比上年增长0.508%,请问我国2008年人均GDP增长率为多少?

$\dfrac{r\%-v\%}{1+v\%}=\dfrac{9.0\%-0.508\%}{1+0.508\%}=\dfrac{8.492\%}{1.00508}<8.492\%$

资料分析当中,有一类计算非常麻烦,那就是比例的绝对变化,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的步骤,而且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不敢太大的近似,于是提供两个公式,来简化我们的计算过程。

(如何区分求A/B是增长率还是A/B的比重差:比重增长率是不会考的,比重一般都是百分数,没有增长率,只会考比重差;如果考增长率,那么A/B表示平均数,前者有A/B的值,后者没有A/B的值)

假如在基期,部分量为A,整体量为B,两者分别增长了a%、b%,请问部分占整体的比例变化了多少?

$\dfrac{A\times(1+a\%)}{B\times(1+b\%)}-\dfrac{A}{B}=\dfrac{A}{B}\times \dfrac{a\%-b\%}{1+b\%}$

假如在现期,部分量为A,整体量为B,两者分别增长了a% b%,请问部分占整体的比例变化了多少?

$\dfrac{A}{B}-\dfrac{\frac{A}{1+a\%}}{\frac{B}{1+b\%}}=\dfrac{A}{B}\times\dfrac{a\%-b\%}{1+a\%}$

首先想说的是,这两个公式,帮助我们在乘除之前先做减法,往下就可以根据选项进行大胆的近似了,看似没有简化计算,其实在实际操作当中才能体会公式的作用。常见问题为比重要占比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

当部分量的增长速度大于整体量的增长速度 ,且部分量的增长率为正的时候,其比重的变化小于两个增长率之差。这个结论可以直接运用,可节省大量时间。这是因为:

$\dfrac{A}{B}\times \dfrac{1}{1+a\%}\times (a\%-b\%)$,一般情况下比重$\dfrac{A}{B}\lt 1$

所以$\dfrac{A}{B}\times \dfrac{1}{1+a\%}\lt 1$

所以两者的比重差值$\lt |a\%-b\%|$, $(a\%-b\%) \gt 0$表示比重上升,$(a\%-b\%) \lt 0$表示比重下降

(2)同向变化模型(A的增长率是否大于B)

假设两个变量A、B分别增长了a% b%,那么比值$\dfrac{A}{B}$的变化率应为$\dfrac{a\%-b\%}{1+b\%}$,因为这个变化率的分母是正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比值$\dfrac{A}{B}$是否变大,取决于分子A的变化率是否大于分母B的变化率。

基础模型 A的变化率大于B A的变化率小于B
比值变化 $\dfrac{A}{B}$变大 $\dfrac{A}{B}$变小

我们再来进行下面两个数学变形:

$\dfrac{A}{B+A}=\dfrac{1}{\frac{B}{A}+1}=\dfrac{1}{\frac{1}{\frac{A}{B}}+1}$

$\dfrac{A}{B-A}=\dfrac{1}{\frac{B}{A}-1}=\dfrac{1}{\frac{1}{\frac{A}{B}}-1}$

由上面两个变形我们可以发现$\dfrac{A}{B+A},\dfrac{A}{B-A}$这两个式子,与$\dfrac{A}{B}$的变化具有同样的方向。

$\dfrac{A}{B+A}$,表示A占A和B的总体的比重。

$\dfrac{A}{B-A}$, 表示A与B中其他部分的比值。

(3)混合增长率模型

在资料分析当中,经常可以碰到“连续两年”增长的模型,这时候的“混合增长率”与“各年增长率”之间满足比较简单的数量关系:

$r=(1+r_1)\times(1+r_2)-1=r_1+r_2+r_1\times r_2$

上面这个公式与我们刚刚学过的“乘各增长率”具有完全相同的形式,但统计意义 不相同。

由上面的公式,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现象,如果某个量依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比率(不论顺序),最后的结果相对最初肯定减少了。

9、增长法

先介绍三个“增长率”的基本定义:

(1)合成增长率

数量分别为A与B的两上部分,分别增长a%与b%,那么A、B整体的增长率r%应该满足

$r\%=\dfrac{A\times a\%+B\times b\%}{A+B}$

(2)混合增长率

如果第2期相对第1期增长率为$r_1$,第3期相对第2期的增长率为$r_2$,那么第N+1期相对于第1期的增长率

$r=\dfrac{a_{N+1}}{a_1}-1=\dfrac{a_1\times(1+r_1)\times\cdots\times(1+r_N)}{a_1}-1=(1+r_1)\times\cdots\times(1+r_N)-1$

(3)平均增长率

如果第1期的值为$a_1$,N期之后的第N+1期的值为$a_{n+1}$,那么从第1期到第N+1期的平均增长率$\bar{r}$满足如下定义关系式:

$a_{N+1}=a_1\times(1+\bar{r})^N$或者$\dfrac{a_{N+1}}{a_1}=(1+\bar{r})^N$

根据上面公式,可以推出下面的公式:

$(1+\bar{r})^N=\dfrac{a_{N+1}}{a_1}=(1+r_1)\times\cdots\times(1+r_N)$

$\Rightarrow \bar{r}=\sqrt[N]{\dfrac{a_{N+1}}{a_1}}-1=\sqrt[N]{(1+r_1)\times\cdots\times(1+r_N)}-1$

以年为周期的平均增长率,被称为“年增长率”,或“年均增长率”或“年均增幅 ”或“年均增速”。

(1)增长率逆推近似公式

如果第一期为$A_0$,第二期的值为A,第二期相对第一期的增涨了x%,则

$A=A_0\times(1+x\%)\Rightarrow A_0=\dfrac{A}{1+x\%}=A\times(1-x\%)+\dfrac{A}{1+x\%}\times(x\%)^2\approx A\times(1-x\%)$

如果第二期相对于第一期减少了x%,则

$A=A_0\times(1-x\%)\Rightarrow A_0=\dfrac{A}{1-x\%}=A\times(1+x\%)+\dfrac{A}{1-x\%}\times(x\%)^2\approx A\times(1+x\%)$

近似公式得到的结果都略小于真值,一般意义上,x%在5%以内,建议使用近似公式。

(2)合成增长法之十字交叉法(两个变量是相加的关系,常用

数量分别为A与B的两个部分,分别增长a%与b%,整体增长率为r%,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关系:

$A\times a\%+B\times b\%=(A+B)\times r\%\Rightarrow \dfrac{A}{B}=\dfrac{r-b}{a-r}$

上面这种计算得到的是增长之前的比例,而不是之后。

所谓“十字交叉法”,本质上是一种“加权平均问题”。

譬如一个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之比为 3∶7, 城市人口增长 5% , 农村人口增长 6% , 那么整个地
区的人口增长率应该在 5% 和 6% 之间。城市人口占 3 份,农村人口占 7 份,那么城市、农村对最终合成增长
率的影响力之比为 3∶7,即这个合成增长率与 5% 、6% 的距离之比应该是 7∶3, 即 5.7% 。这样的结果是比较容易口算得出的。

(3)年均增长率与各年增长率

$\bar{r}\approx \dfrac{1}{N}[(1+r_1)+\cdots+(1+r_N)]-1=\dfrac{r_1+r_2+\cdots+r_N}{N}$

我们按照上面的公式得到的结果一般会比真实的数值大一些,并且“各年增长率”越是接近,误差越小。

(4)年均增长率与混合长率

当我们知道各年各自的增长率时,我们用上面的公式求解“年均增长率”。但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各年各自的增长率,仅仅只知道或者只关心初值和末值(即混合增长率),那么我们就需要运用另外的公式来近似了。

$(1+\bar{r})^N=\dfrac{a_{N+1}}{a_1}=1+r$

在数学上,我们又有下面的近似公式(泰勒展开)

$(1+\bar{r})^N=1+N\bar{r}+\dfrac{N(N-1)}{2}\bar{r}^2+\cdots\approx 1+N\bar{r}+\dfrac{N(N-1)}{2}\bar{r}^2$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我们需要这个近似公式

$r\approx N\bar{r}+\dfrac{N(N-1)}{2}\bar{r}^2$

从上面的推导我们可以看出,按照上面的公式近似得到的“混合增长率”一般会比真实的数值略小一些,并且“年均增长率”越小,误差同时也越小。

10、综合法

所谓综合法,指的是在计算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一些简化计算的小技巧。

(1)错位相加/减

$A\times 9=A\times 10-A$

$A\times 99 = A\times 100-A$

$A\times 11 = A\times 10 + A$

$A\times 101 = A\times 100+A$

(2)乘除以5、25、125

$A\times 5 = 10A\div 2$ , $A\div 5 = 0.1A\times 2$

$A\times 25 = 100A \div 4, A\div 25=0.01A \times 4$

$A\times 125=1000A \div 8, A\div 125=0.001A\times 8$

(3)乘以1.5的速算技巧

减半相加,如

$1949\times 1.5 = 1949+1949\div 2= 1949+974.5=2923.5$

(4)“相同互补”两数相乘速算技巧

两个两位数,如果满足三个条件中任意一个(互补指相加为10):

  1. 十位相同,个位互补
  2. 十位互补,个位相同
  3. 某一个数的十位与个位相同,另一个数的十位与个位互补

(也可以这样记忆,4个数字中有2个相同,另外2个互补,但要排除一种情况:一个数的个位与另一个数的十位相同)

乘积的头=头 x 头+相同的数,乘积的尾=尾 x 尾

例如72x78,乘积的头=7x7+7=56,乘积的尾=2x8=16,所以72x78=5616

如果是两个三位数相乘,满足下面两个条件当中任意一个,也可以使用类似技巧:

  1. 百位相同,后两位相加为100(此时尾需要占四位)
  2. 百位、十位上同,个位相加为10

例如:325x375,头=3x3+3=12,尾=25x75=1875,即325x375=121875

心得:

基量=现量/(1+增速)
因为增速是个百分数,加1会对分母部分产生差异缩减影响
举个例子说,甲增速是3%,乙增速是30%,增速差了10倍,但是都加过1以后,甲的分母是1.03,乙的分母是1.3,差异急剧缩小
所以,可以先分析现量的大小关系,如果现量有显著差异(2倍及以上),现量的数值优势无法被分母逆转,可以通过现量大来判断基量也大
如果现量没有显著差异(相近,如1.5倍以内,不用细纠结),可以通过直除比较首位,首位相同的可以差分比较

 

参考:资料分析




相关推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屁股决定脑袋) <ol style="list-style-type: lower

1、微观经济 (1)需求及需求量 影响需求及需求量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人口规模等。

一、宪法 1、国家机构及职权 <table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width: 100%; height: 144px;"

一、文学常识 <td

每个节气大概是15天,对应公转15度。 24节气可分为&ldquo;节气&rdquo;和&ldquo;中气&rdquo;二组:古人把<strong

死海,有&ldquo;世界的肚脐&rdquo;之称。 死海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a href="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11004373

最大的湖:青海省的青海湖,也是最大的咸水湖。 最大的淡水湖:江西省西部的鄱p&oacute;阳湖。 最深的湖:吉林省白头山的天池。 海拔最高的湖:西藏珠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 我国历史上通常使用的纪年法主要有三种: 1、天干地支纪年法 大约始于东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使用的就是这种纪年法。</p

子(zǐ)鼠 、丑(chǒu)牛 、寅(y&iacute;n)虎 、卯(mǎo)兔 、辰(ch&eacute;n)龙 、巳(s&igrave;)蛇 、午(wǔ)马 、未(w&egrave;i)羊

1、生物工程技术 (1)四大生物工程技术 <table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width: 100%; height: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