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舰队的覆灭
阅读数:63 评论数:0
跳转到新版页面分类
历史
正文
16世纪下半叶,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在和葡萄牙的争夺中屡屡得手,吞并了葡萄牙的许多殖民地,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掌握了欧洲同东方和美洲贸易的垄断权。
殖民掠夺和海外暴利为西班牙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埋下了隐患。当权者们尽情享受奢侈糜烂的生活,他们不关心经济生产,只知道对工商业征收重税以满足豪奢的需要。这样西班牙的工商业很难和海外竞争,贵族手中的金钱又不用来使资本增殖,全用于向国外购买奢侈品,导致西班牙的经济逐渐衰落下去。另外,西班牙国内的政治和宗教保守势力也是西班牙逐渐走向衰败的渊薮。大贵族中有许多从事牧羊业,大大破坏了农业生产。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大肆迫害新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导致西班牙人口在16世纪到17世纪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300万。
与西班牙的江河日下相比,这时的英国则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它通过圈地运动、血腥立法、海外掠夺,特别是把海外贸易与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并得到国王支持,获得了迅速发展。
英国的扩张,自然是西班牙所不能容忍的。起初,英国的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只采用海盗方式,拦抢西班牙运送货物的船只,骚扰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这引起了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强烈不满。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而是想通过宗教力量来解决问题。腓力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帝国的坚决推崇者,极力反对在欧洲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于是腓力二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遭到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长期囚禁。因为伊丽莎白支持新教,所以英国天主教势力不承认她是合法女王。1587年腓力二世在英国组织颠覆活动,怂恿英国的天主教徒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然而东窗事发,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
残酷现实使英国认识到:要实现向海外扩张的目的,必须击败西班牙,摧毁它的强大舰队。伊丽莎白女王决心全力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同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从16世纪60年代开始,英西两国的海上争斗日益增多。到1587年,英国在其海军实力加强以后,终于向西班牙发起海上进攻,爆发了实际争夺海上霸权的英西战争。发生在1588年的英西海战,是决定战争转折的关键之役。
1588年5月,为了让英国领教一下海上霸主的厉害,腓力二世命令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率领一支“最幸运的无敌舰队”从里斯本出发,命他与集结在属地尼德兰(相当于今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及法国东北部地区)港口的陆军运兵船会合,尔后掩护陆军横渡多佛尔海峡到英国登陆,以便在英国本土实施进攻。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显然,腓力二世是想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经英吉利海峡直捣伦敦。然而,“无敌舰队”存在着的致命的弱点在当时却没有被西班牙统治者注意到:战舰体大笨重,船身像楼宇一样高耸,航行较为缓慢,且极不灵活,在使用火炮的战斗中,容易被敌人击中。
英国对于西班牙的军事动向早就一清二楚。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了迎战,已将皇家海军、各大船主、商人以至海盗们的舰船统统集中起来,共有舰船197艘,水兵14500人,步兵1500人,组成强大舰队,任命霍华德勋爵为舰队司令,以海盗出身并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作战指挥能力的德雷克与霍金斯分任副司令。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出师不利,出发不久即遭风暴袭击,被迫在拉科鲁尼亚港避风和补给。由于舰队在航行时队形太长,加上组织指挥不善,竟有近一半的舰船被惊涛骇浪冲散或触礁沉没,以至6天以后,还有33艘战船杳无音讯。
7月22日,西班牙“无敌舰队”在避过风暴并获得补给后,从拉科鲁尼亚港再度起航,于29日到达利泽德角附近海区,进入英吉利海峡。此时,英国舰队竟在敌人毫未觉察的情况下尾随而来。英舰队派出小舰群快速挺进,不断袭扰和阻碍西班牙舰船,并在31日击沉西班牙舰船3艘,揭开海战序幕。
8月6日,“无敌舰队”到达法国加莱,停泊在海上,想与驻佛兰德尔的西军联系。由于后者未能及时到达,会师计划落空,后面又有英舰尾随,无法等待,只得继续前进。第二天夜间,昏暗无光,云雾重重,海面刮起强劲的东风,西班牙船员都已进入梦乡。英国人巧施妙计,把6艘旧船装满易燃物品,船身涂满柏油后点燃。6条火龙顺风而下,向西班牙舰队急驰而去。顿时,火海一片,“无敌舰队”一片混乱,在断缆开航时各船乱成一团,有的相撞沉没,有的被烧毁。剩下的船只乱哄哄地向西北溃逃。英舰队乘胜追击,于8日4时追到格利沃利讷海域,迫使西舰队接受决战。在决战中,西舰队墨守过时的横阵战术,坚持接舷战,但舰体笨重,机动性差,难以靠近英舰,且舰炮射程近,不能毁伤英舰。而英国的舰队司令则指挥有方,舰船机动灵活,舰炮射程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到18时,战斗结束。西舰队损失惨重,被迫于次日晨决定返航。英舰队当时已将弹药消耗殆尽,而且风向突变,故未予追击,全胜而归。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弹尽粮绝的西班牙舰队,又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有的船只翻沉了。不少士兵、船员被风浪冲到爱尔兰西海岸,被英军杀死。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而英舰却没有太大损失,阵亡的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英西加莱海上一战表明,舰船的机动灵活和火炮优势取代了以往海战的短兵相接、强行登船的肉搏战,海上战争从此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格局。这次海战实质上是后起的殖民主义英国与老牌的殖民主义西班牙之间的一场决战。英国在海上大获全胜,击败了最强大的对手,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海上霸权。西班牙则因“无敌舰队”的覆没而一蹶不振,从此衰落下去。
殖民掠夺和海外暴利为西班牙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埋下了隐患。当权者们尽情享受奢侈糜烂的生活,他们不关心经济生产,只知道对工商业征收重税以满足豪奢的需要。这样西班牙的工商业很难和海外竞争,贵族手中的金钱又不用来使资本增殖,全用于向国外购买奢侈品,导致西班牙的经济逐渐衰落下去。另外,西班牙国内的政治和宗教保守势力也是西班牙逐渐走向衰败的渊薮。大贵族中有许多从事牧羊业,大大破坏了农业生产。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大肆迫害新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导致西班牙人口在16世纪到17世纪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300万。
与西班牙的江河日下相比,这时的英国则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它通过圈地运动、血腥立法、海外掠夺,特别是把海外贸易与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并得到国王支持,获得了迅速发展。
英国的扩张,自然是西班牙所不能容忍的。起初,英国的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只采用海盗方式,拦抢西班牙运送货物的船只,骚扰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这引起了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强烈不满。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而是想通过宗教力量来解决问题。腓力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帝国的坚决推崇者,极力反对在欧洲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于是腓力二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遭到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长期囚禁。因为伊丽莎白支持新教,所以英国天主教势力不承认她是合法女王。1587年腓力二世在英国组织颠覆活动,怂恿英国的天主教徒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然而东窗事发,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
残酷现实使英国认识到:要实现向海外扩张的目的,必须击败西班牙,摧毁它的强大舰队。伊丽莎白女王决心全力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同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从16世纪60年代开始,英西两国的海上争斗日益增多。到1587年,英国在其海军实力加强以后,终于向西班牙发起海上进攻,爆发了实际争夺海上霸权的英西战争。发生在1588年的英西海战,是决定战争转折的关键之役。
1588年5月,为了让英国领教一下海上霸主的厉害,腓力二世命令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率领一支“最幸运的无敌舰队”从里斯本出发,命他与集结在属地尼德兰(相当于今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及法国东北部地区)港口的陆军运兵船会合,尔后掩护陆军横渡多佛尔海峡到英国登陆,以便在英国本土实施进攻。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显然,腓力二世是想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经英吉利海峡直捣伦敦。然而,“无敌舰队”存在着的致命的弱点在当时却没有被西班牙统治者注意到:战舰体大笨重,船身像楼宇一样高耸,航行较为缓慢,且极不灵活,在使用火炮的战斗中,容易被敌人击中。
英国对于西班牙的军事动向早就一清二楚。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了迎战,已将皇家海军、各大船主、商人以至海盗们的舰船统统集中起来,共有舰船197艘,水兵14500人,步兵1500人,组成强大舰队,任命霍华德勋爵为舰队司令,以海盗出身并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作战指挥能力的德雷克与霍金斯分任副司令。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出师不利,出发不久即遭风暴袭击,被迫在拉科鲁尼亚港避风和补给。由于舰队在航行时队形太长,加上组织指挥不善,竟有近一半的舰船被惊涛骇浪冲散或触礁沉没,以至6天以后,还有33艘战船杳无音讯。
7月22日,西班牙“无敌舰队”在避过风暴并获得补给后,从拉科鲁尼亚港再度起航,于29日到达利泽德角附近海区,进入英吉利海峡。此时,英国舰队竟在敌人毫未觉察的情况下尾随而来。英舰队派出小舰群快速挺进,不断袭扰和阻碍西班牙舰船,并在31日击沉西班牙舰船3艘,揭开海战序幕。
8月6日,“无敌舰队”到达法国加莱,停泊在海上,想与驻佛兰德尔的西军联系。由于后者未能及时到达,会师计划落空,后面又有英舰尾随,无法等待,只得继续前进。第二天夜间,昏暗无光,云雾重重,海面刮起强劲的东风,西班牙船员都已进入梦乡。英国人巧施妙计,把6艘旧船装满易燃物品,船身涂满柏油后点燃。6条火龙顺风而下,向西班牙舰队急驰而去。顿时,火海一片,“无敌舰队”一片混乱,在断缆开航时各船乱成一团,有的相撞沉没,有的被烧毁。剩下的船只乱哄哄地向西北溃逃。英舰队乘胜追击,于8日4时追到格利沃利讷海域,迫使西舰队接受决战。在决战中,西舰队墨守过时的横阵战术,坚持接舷战,但舰体笨重,机动性差,难以靠近英舰,且舰炮射程近,不能毁伤英舰。而英国的舰队司令则指挥有方,舰船机动灵活,舰炮射程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到18时,战斗结束。西舰队损失惨重,被迫于次日晨决定返航。英舰队当时已将弹药消耗殆尽,而且风向突变,故未予追击,全胜而归。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弹尽粮绝的西班牙舰队,又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有的船只翻沉了。不少士兵、船员被风浪冲到爱尔兰西海岸,被英军杀死。到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而英舰却没有太大损失,阵亡的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英西加莱海上一战表明,舰船的机动灵活和火炮优势取代了以往海战的短兵相接、强行登船的肉搏战,海上战争从此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格局。这次海战实质上是后起的殖民主义英国与老牌的殖民主义西班牙之间的一场决战。英国在海上大获全胜,击败了最强大的对手,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海上霸权。西班牙则因“无敌舰队”的覆没而一蹶不振,从此衰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