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三国历代皇帝年

阅读数:41 评论数:0

跳转到新版页面

分类

历史

正文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年--前2O7年 共15年,历3帝,嬴姓,建都:咸阳(西安)  

始皇帝赢政
(前259-前210年)

前247年即位,在位37年

    秦始皇,姓赢名政,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
    从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
    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

秦二世胡亥
(前230-前207)

前209年即位,在位3年

    秦二十,姓赢名胡亥,始皇第十八子,始皇出巡死于沙丘,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赐扶苏死。
    秦二世即位后,宦官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无人道的统治,终于激起了前209年的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
    二世胡亥于前207年被赵高杀死,时年24岁。

战国末年,强秦以武力消灭其余六国,统一了全国。赢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改前朝的分封制为中央集权制,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称始皇帝,定都咸阳,是为秦始皇。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由朝廷任命官吏,不再采用世袭制。在朝内设左右丞相、御使大夫、太尉、将军、廷尉等官职(三公九卿),任用贤能。又下令统一六国的文字与度量衡,以秦相李斯订正的秦篆(小篆)为全国统一字体,并经过大规模的移民,消除了方言方面的障碍。前二二一年,始皇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书,其中规定了币制、地亩制、车轨制等各种订制。
  
  为了减少匈奴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始皇派大将蒙恬以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在原先六国城墙的基础上加以连接、修复,逐步修建起万里长城。在国内,始皇派遣大量的民夫为其修建工程浩大的宫殿及陵墓,其中宫殿以阿旁宫为最,相传项羽灭秦后火烧阿旁宫,大火燃烧了三个月才逐渐熄灭。

秦朝在政治制度方面打破了过去以世袭制为主的分封制,释放奴隶为平民,各个官吏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加强了皇帝对国家的集权统治的力度。前二一二年,始皇为了巩固其所制定的新政治体制,听从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烧毁除秦国史书、医书、农书、占卜书之外的所有私人藏书,后又活埋儒生四百六十余人,后世称之为“焚书坑儒”。通过对儒学的压制,始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儒家要求恢复古制的呼声,进一步稳定了新制。但是,始皇登基后,大兴徭役,当时秦朝约两千万人口左右,其中建皇陵者一百五十万;守五岭五十万;随蒙恬防御匈奴三十万;筑长城五十万;再加其他,总数不下三百万,占总人口的近百分之十五,人力资源消耗殆尽,致使农业等其他经济活动人力不足,不能正常发展,致使秦未能在经济上有大发展。

楚汉之争(前207-前202)

汉:分西汉、东汉(也称前汉和后汉),刘姓,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共214年,历15帝,建都:(称帝于洛阳)长安 

汉高祖刘邦
(前256-前195)

前206年称帝,在位12年

    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

惠帝刘盈
(前211-前188)

前195年即位,在位8年


    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吕后
(前241-前180)

(前188-前180)年称制掌权

   
    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死后,吕氏家族就被陈平,周勃一网打尽。

文帝刘恒
(前202-前157年)

前180年即位,在位24年

   
    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死于前157年,时年46岁。

景帝刘启
(前188-前141)

前157年即位,在位17年

   
    景帝,文帝的儿子。即位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景帝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形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景帝死于前141年,时年48岁。

武帝刘彻
(前157-前87)

前141年即位,在位55年

   
    武帝,景帝第九子。武帝在政治上继续加强中央集权,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爵位。并与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先后以卫青,霍去病为将,屡次大败匈奴。武帝时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武帝死于前87年,时年71岁。,托孤霍光(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兄弟)

昭帝
(前95-前74)

前87年即位,在位14年

   
    昭帝刘弗陵,武帝幼子。昭帝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对匈奴的关系处理也较得当。昭帝死于前74年,时年21岁。

宣帝
(前91-前49)

前74年即位,在位26年

   
    宣帝刘病已,一名询,汉武帝曾孙,祖父刘据,父刘进。昭帝无子,刘病已立。宣帝时,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史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可谓中兴”。死于前49年,时年43岁。

元帝
(前75-前33)

前49年即位,在位17年

   
    元帝刘奭shì,宣帝子。即位后封王皇后一家五司马,侯十余,埋下外戚专权的祸根。元帝时有王昭君出使匈奴,但元帝时汉朝国力开始衰弱。元帝死于前33年,时年43岁。

成帝
(前52-前7)

前33年即位,在位27年

   
    成帝刘骜ào,元帝子。成帝时,汉王朝衰落,外戚专权,元帝终日与赵飞燕饮酒作乐,成帝死于前7年,时年46岁。

哀帝
(前26-前1)

前7年即位,在位6年

   
    哀帝刘欣,元帝的庶孙,成帝的侄子。哀帝时,社会矛盾尖锐化,但哀帝却只信鬼神天地,宠幸男宠董贤,造成王莽专权。哀帝死于前1年,时年26岁。

平帝
(前9-5)

公元元年即位位,在位5年

   
    平帝刘衎kàn,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刘兴子。即位时9岁。王莽掌权。公元5年,被王莽毒死。时年14岁。

孺子婴
(5-25)

(6-8)年在位,在位2年

   
    孺子婴,宣帝的元孙,刘显的儿子。即位时才2岁。公元8年,王莽自立,公元25年,孺子婴被杀,时年21岁。

 

新朝:王莽,公元8年--23年 共15年 后为更始军所杀,终年69岁。  
建都:长安  

玄汉:淮阳王刘玄,公元23年-25年 共3年,建都长安,为叛军赤眉所杀。

东汉:公元25--220年,共195年,历13帝

光武帝刘秀(前6-57)

25年称帝,

在位33年

   
    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明帝刘庄(28-75)

57年即位,

在位19年

   
    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

章帝(58-88)

75年即位,

在位14年

   
    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术”,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

和帝(79-105)

88年即位,

在位18年

   
    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

殇帝(105-106)

105年即位,

在位1年

   
    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安帝(94-125)

106年即位,

在位20年

   
    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

顺帝(114-144)

125年即位,

在位20年

   
    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顺帝死于144年,时年30岁。

冲帝(143-145)

1444年即位,

在位半年

   
    冲帝刘炳bǐng,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质帝(138-146)

145年即位,

在位1年

   
    质帝刘缵zuǎn,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桓帝(132-167)

146年即位,

在位22年

   
    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

灵帝(156-189)

168年即位,

在位22年

   
    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

献帝(181-234)

(189-220)年在位,在位32年

   
    献帝刘协,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献帝从未掌握朝政。

 

三国: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5帝
建都:许昌  

魏武帝曹操(155-220)

没有称帝

曹操,字孟德,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后经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职不断提升,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曹操颁布“屯田令”,大力发展生产,为以后的魏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任人唯贤,不断壮大势力,先后灭掉,吕布,袁术,袁召等诸侯,使“三分天下有其二”,但208年于赤壁败于孙刘联军,形成三国局面。曹操死于220年,时年66岁。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
    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

魏文帝曹丕(187-226)

220年称帝,

在位7年


    曹丕,曹操的儿子。220年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
    他继续推行曹操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方针,确立了“九品中正制”。死于226年,时年40岁。

魏明帝曹睿(203-238)

226年即位,

在位13年


    曹睿,曹丕的儿子。即位后以司马懿为大将军,多次打败蜀相诸葛亮的进攻,但他好靡奢,喜女色。魏国政治开始衰落。他死于239年,时年36岁。

魏齐王曹芳(232-274)

(239-254)在位,

在位15年


    曹芳,曹操的曾孙,曹楷的儿子。明帝无子,死后由曹芳即位。在位时被司马懿篡权,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254年,曹芳被废,274年死,时年43岁。

魏高贵乡公曹髦(241-260)

(254-260)在位,

在位6年


    曹髦máo,曹丕孙,曹霖的儿子。十四岁即位,260年,被司马昭杀死。时年19岁。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谚语。

魏元帝曹奂(246-302)

(260-265)在位,

在位6年

曹奂,曹操孙,燕王曹宇的儿子。265年被司马炎所废,被封为陈留王。死于302年,时年57岁。

 

(蜀)汉:公元22l--263年,共43年,刘 姓,历2帝
建都:成都  

 

昭烈帝刘备(162-223)

221年称帝,

在位3年

刘备,字玄德,河北涿县人。小时家境贫寒。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后,他镇压有功,任徐州牧。后经一系列征战,取荆州,益州,汉中,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
    221年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
    219年,吴蜀江陵一战孙权夺荆州,关羽败死,刘备为收复荆州,于221年发动彝陵之战,后被吴将陆逊击败,223年,刘备死于白帝城,时年62岁。托孤于诸葛亮。

后主刘禅(206-271)

(223-263)年在位,

在位41年

后主刘禅,刘备的儿子,为甘夫人所生,223年即位,时年17岁。
    刘禅虽然无能,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汉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诸葛亮吸取了刘备的失败教训,采取联吴攻魏的方针,但诸葛亮数次伐魏,均告失败,于234年死于五丈原。后,蜀汉政治腐败,国力日弱,于263年被魏国所灭。刘禅被擒到洛阳,死于271年,时年65岁。为后人留下“乐不思蜀”的笑柄。

 

吴:公元222--280年(另说为229年,孙权222年称王,229年称帝),共59年,孙姓, 历4帝
建都:建业(南京)  

吴大帝孙权

(182-252)

222年称帝,

在位30年


    吴大帝孙权,字仲谋,父孙坚,兄,孙策经征战,据有江东六郡,200年孙策死,孙权袭职,208年,于赤壁打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222年,孙权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南京)。孙权制国有术,致使曹操也不无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死于252年,时年71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

会稽王孙亮

(243-)

252年即位,

在位6年


    会稽王孙亮,孙权幼子,250年立为太子,252年即位时才10岁,16岁时,被权臣孙琳所废,贬为会稽王。

吴景帝孙休

(234-264)

258年即位,

在位6年


    吴景帝孙休,孙权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杀权臣孙琳,264年孙休死,时年30岁。

乌程侯孙皓

(242-283)

264年即位,

在位17年


    孙皓,孙权的孙子,父孙和。孙皓即位后,大修宫舍,残暴好杀,穷奢极欲,终于于280年,被晋武帝司马炎所灭,死于283年,时年42岁。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比较着名的一段时期,自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起,至西晋统一中国(公元280年)止。期间,曹氏的魏国,刘氏的蜀国和孙氏的吴国三国鼎立,故而,称为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天下各路诸侯联军讨伐。其中,作为八校尉之一的曹操也参与了讨伐。从此之后,曹操势力日益强大,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奉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消灭北方的袁术、吕布、张绣、袁绍等人,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公元208 年,曹操率八十余万大军,准备一举击溃东吴孙权的势力;此时,刘备的谋士的诸葛亮力劝东吴与其联手,合力抗曹。孙权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并在赤壁一战中以火攻击溃了兵力占优的曹军,而刘备则趁机夺取了汉中与蜀地,三国鼎力的局面正式形成。
  
  公元215年,曹操趁刘备与孙权为荆州开战之机,出兵攻占了汉中,直接威胁着刘备的蜀地。刘备与孙权和解回兵汉中,击溃曹军,并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公元219年,刘备军大将关羽进攻曹操的樊城,曹操遣使与东吴联盟。孙权的大将吕蒙也建议借机袭取江陵。于是孙曹两军夹击,斩关羽于麦城。孙刘联盟被彻底破坏,北方的局势得以缓和。次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逼献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为魏。随后,刘备与孙权分别在成都建业称帝。刘备因身为汉室宗亲,故国号仍为汉,但其仅有益州一隅之地,故称为蜀汉。
  
  公元222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发兵大举进攻东吴,但被东吴大将陆逊击败。刘备兵败逃至白帝城,次年病死于白帝城的永安宫。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是为蜀后主,由诸葛亮等人的辅助。为了实现刘备的遗愿,诸葛亮自蜀建兴五年至十二年(公元227—234年)六次出兵伐魏,但均告失利,本人也于公元 234 年卒于两军阵前。 此间,魏帝曹丕已于魏黄初七薨(公元226年)。其子曹睿继位,以司马懿为辅政大臣。此后,魏国大权逐渐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是我国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多次出兵汉中,与诸葛亮、姜维等蜀将交战,遏制了蜀国的北扩。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遣钟会、邓艾等数路人马伐蜀,并于当年攻占成都,后主刘禅降魏,蜀汉灭亡。
  
  魏灭蜀之后,蜀吴联盟不攻自破,吴国完全处于魏的包围之中。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王朝,司马炎是为晋武帝。此时,东吴的皇位已传于孙皓。吴主孙皓沉于逸乐,不问国事,致使司马炎大举发兵伐吴。晋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公元280年,晋军攻克建业,孙皓面缚请降,至此西晋统一全国。
  
  自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乱,使中国人口数量下降,经济水平大幅降低,而持续了近八十年的三国鼎立局面进一步加深了经济的恶化。无论蜀吴,都曾因粮食问题而不能完成其军事行动。故而,蜀汉魏氏及吴氏在其统治期间都将农业生产放于首要地位。而由于战争的需要,金属冶炼及造船等技术,在三国时期都有较大进步。但是,连年的征战毕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较缓慢的时期。

 




相关推荐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有两次超级动乱的时期,一次是西晋之后的五胡十六国与东晋、南北朝时期,另外一次就是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 五胡十六国 <img src="htt

三皇: &nbsp; 燧人氏(天皇,取火)、伏羲氏(人皇,织网)、神农氏(地皇,农耕技术、尝百草) 五帝: &nbsp;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自此完。 <img src="http://123

二、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 约400余年 姒姓,历17王<strong

商周时期,匈奴和东胡就已经存在与北方。 <img src

<img src="http://123.56.17.129:2177/images/%E6%98%8E%E5%8C%97%E4%BA%A

1、文艺复兴 &nbsp;&nbsp;&nbsp; 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的文化运动,发源于意大利佛罗伦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2、古典主义

明代:东起鸭绿江畔,西至祁连山下,经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10个省市自治区。 <div style="overfl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 约400余年 姒姓,历17王建

西周:约公元前l046年--前770年 共约400年,历12王建都:镐京(西安)&nbsp; <table